主办: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潍坊市文明办     | 中国文明网 | 山东文明网

微信公众号

新浪微博

文明潍坊网络频道
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» 专题库 »潍坊抗日战争英雄故事 »英雄故事

  牟光仪(1900年—1939年),今潍坊市高新区清池街道西清池村人。在校学习期间思想进步,在青岛工作时被资本家谋害,双目失明。他克服常人难以忍受的困难,坚持斗争。为组建抗日武装不辞劳苦。曾担任过潍县县委组织部长,组建县大队。在胶东工作时,收编国民党和一股中间势力共计200多人。后被选举为胶东区党委职工部长。在掖县河南村遭遇日军包围,壮烈牺牲。

 

 

  坚持斗争,从事地下工作遇害双目失明

 

  牟光仪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。1911年,在亲友的资助下,牟光仪到潍县乐道院附近的养正小学读书,其间几次参加爱国活动。1917年,他考入文华中学,由于他几次发动学生罢课、游行,呼喊进步口号,响应五四运动,1920年被校方劝退。同年,牟光仪到华丰铁厂做工,后又应聘到潍县乐道院当电工。

 

  1925年秋,经庄龙甲、王全斌介绍,牟光仪加入中国共产党。入党后,他借在乐道院电机房工作之机,为党的活动提供方便。电机房有一个水塔,上面写着“外人不得入内”的字样,他利用这一特殊条件,在电机房里印刷党的机密文件和刊物,工余时间四处奔波,分发给党员、群众、学生、工人,进行革命宣传。他不顾个人安危,利用电机房为党的活动提供集会场所。

 

  1926年初,团济南地委书记关向应到潍县视察工作,在乐道院电机房进行革命活动,牟光仪看门守护,烧水送茶,圆满完成掩护任务。后来,他不断深入农村、工厂、学校、铁路宣传革命道理,积极组织罢工、罢课。自1925年秋至1928年底,乐道院电机房基本成了周围几个县区党组织的活动中心。

 

  1928年,济南“五·三”惨案后,山东人民掀起反帝浪潮,牟光仪受中共潍县县委指示,带领田化宽等12人在坊子以东扒毁铁路,阻止日军西上;同时参加了组织群众砸大柳树“税局子”、抗捐抗税等斗争。后来潍南形势恶化,国民党当局到处搜捕牟光仪等共产党人。

 

  1929年初,组织上安排牟光仪转移到青岛滋美冷藏公司从事党的地下活动。由于他多次组织发动工人罢工,很快引起青岛反动当局的注意。1931年春节后的一天,牟光仪发现冷藏库内送气管道出了故障,他考虑到工友们的安全,马上出来把闸门关好,只身回仓库拆卸了部分管道进行检修。资本家趁机突开总闸,强烈的阿摩尼亚水大量喷出,牟光仪顿时窒息,昏倒在地,虽经抢救幸免一死,但他的双眼角膜完全损坏,从此双目失明。

 

  组建武装,群众亲昵称呼他“瞎子司令”

 

  1931年春,牟光仪回到家乡,以惊人的毅力战胜双目失明带来的种种困难,扮作基督教徒开展地下工作,夜以继日地传播革命道理,坚持开展农村斗争。

 

  “七七事变”后,牟光仪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。党组织鉴于他活动不便,先后派朱兆丰等同志常住在他家,为他念文件,写材料,还派了同志给他领路。

 

  1938年1月9日,国民党潍县县长厉文礼得知日军已过弥河,弃城逃到安邱。为组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,牟光仪遵照党组织指示,深入虎穴与厉文礼进行谈判,后又与国民党地方武装“韩二虎”、王尚志在乐道院进行交涉,还与国民党鲁东第八区独立4团团长王有为进行磋商,达成了“互不侵犯,共同抗日”的协议,为组建抗日人民武装队伍做出重要贡献。

 

  1938年5月,八路军鲁东游击队7、8支队东进,牟光仪也到胶东积极参加抗日救国活动。他主动到鲁东游击指挥部举办的排以上干部训练班学习,把课堂当战场,刻苦钻研,受到党组织赞扬。7月,八路军鲁东游击队7、8支队奉命西进,部队领导让其继续留在部队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,牟光仪却毅然申请回到家乡开展工作。1938年10月,中共潍县县委在牟光仪家重建,他当选为组织部长。

 

  1939年3月,牟光仪发动群众多次袭击潍县、坊子日伪岗哨,缴获敌人步枪4支,轻机枪1挺,很快组织成立了抗日武装县大队。他还让年幼的大儿子领路到潍县乐道院,通过地下党组织请来华丰铁厂和同和成百货店经理,通过商谈筹措了一部分经费。5月,他得知厉文礼部下钱礼堂将队伍解散,枪支散藏在华疃村,他立即派人到华疃村收集枪支36支,并动员进步青年参加县大队,转战潍南、潍北,沉重地打击了日伪势力。

 

  牟光仪由于身体原因并没有担任过部队司令员,但群众却一直亲昵地称他为“瞎子司令”。

 

  转战胶东坚决抗日

  奋勇突围壮烈牺牲

 

  1939年5月28日,由于特务告密,牟光仪等人带领县大队转移到潍东韩家侯孟村时,被厉文礼部包围,被敌人全部缴械。牟光仪由其11岁的大儿子领路,在地下交通员的帮助下长途跋涉赶到掖县,向胶东区党委汇报潍县的斗争工作。6月,胶东区党委书记王文和五支队司令员高锦纯指示他带领特务连50名指战员,返回昌邑、潍县一带执行扩军任务。

 

  牟光仪带领队伍由掖县的海沧村乘帆船到昌邑北边下营西海滩登陆,同当地党组织取得了联系。在侦察中了解到国民党顽固派第15旅的一个团长王炳臣与旅长张景月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,牟光仪马上派了几个同志,在地下党的配合下深入虎穴,三请王炳臣。牟光仪对王炳臣以礼相待,对他分析形势,讲明利害,阐明党的统战政策,希望他脱离张景月,与共产党合作,组成抗日部队,并让他担任司令。王炳臣最终心悦诚服,带领100多人编入人民抗日队伍。

 

  接着,牟光仪又对中间势力徐子安部队开展工作。徐子安是潍县北乡徐家庄子人,为人正直,热爱祖国。保定军校毕业后,曾在西北军里当过营长。西北军垮后就回了家。抗战爆发后,牟光仪找他一块拉队伍抗日,他表示既不参加国民党也不参加共产党,在家乡组织自己的抗日队伍。但顽固派张景月不但不让徐子安抗日,还不时地袭击他,搞得他没有立足之地,最后只得带着七八十人弄了几条帆船下了海。牟光仪从掖县乘船到昌邑的时候,他们曾在海上相遇。登陆后,牟光仪经常与徐子安交谈,对他讲只有共产党抗日最坚决,只有共产党能够救中国。不久,徐子安接受了改编。1939年8月,牟光仪带着王炳臣和徐子安的200多人到了胶东根据地。经过整训,部队素质迅速提高。王炳臣在以后的一次战斗中光荣牺牲,徐子安后来成为我军的高级指挥员。

 

  8月10日,牟光仪参加了胶东区党代会,组织上安排他担任区党委职工部长,并给他配备了秘书、警卫员。12月,日军对胶东进行“大扫荡”。11日,牟光仪在张戈庄司令部开完重要会议,连夜赶回掖县河南村布置转移工作。12日黎明,日军突然包围了这个村子,实行了惨绝人寰的“三光”政策,牟光仪和同志们一起奋勇突围,激战中不幸壮烈牺牲,时年39岁。

 

  1946年,家乡人民在当时的马宿区(现属潍坊高新区)政府驻地马宿村为牟光仪等多位革命烈士立了“气壮山河”纪念碑。解放后,牟光仪烈士被安葬在潍坊市革命烈士陵园。 (温桂鹏)

 

 

 

 

 

Top